藍色土耳其●探索鄂圖曼帝國11日遊/Day 7 -- 阿芙羅迪西亞
行駛中的遊覽車,就像個大搖籃似的,越搖越好睡,加上飯後血液都往腸胃中移動,大腦更是呈現恍神狀態。我已不記得沿路的風景,一張相片都沒拍,也許是沿路沒什麼值得拍照的景色吧!! 等我清醒的時候,已經到達目的地--阿芙羅迪西亞。
●阿芙羅迪西亞
這個古城的歷史,可回溯到西元前3000年前的銅器時代,不過它在羅馬時代達到了全盛時期,從阿芙羅迪西亞神殿的大門、劇院、市集、運動場等建築特色即可窺知。一般相信因為當時愛與美的女神--阿芙羅迪特強力守護這座城市,所以這城市就以她的名字來命名。(感謝MOOK雜誌提供)
古城阿芙羅迪西亞算是在土耳其保存較好的一處,因為義大利、奧地利等國家都和土耳其簽有考古挖掘計畫,按照合作約定,有相當比例(約10%)的古蹟可由挖掘國家保存,亦即土耳其現存的古蹟有一部分正遭逢流落他鄉的命運。(感謝MOOK雜誌提供)
小文心中的OS:歐洲人真的很喜歡偷別國的古物ㄝ...真奇怪。
(上圖)城門牌樓。
土耳其的古蹟,大多都是躺在地上,就算是站著的古蹟,也多半並非是"自然"站立,通常都是"人工"豎起。這個牌樓也不例外。這個城門是這座古城的地標,經過整修和重砌,城門原貌得以竪立跟前。柱頭都有華麗的雕刻,門上三角牆部份還雕著神話人物,相當精美。
(上圖)賽馬場 & 運動場。
這個建築,建於西元2世紀,長224公尺,寬72公尺,輪廓、座椅外觀都保存的相當完整。
當時的羅馬人,把這個場地拿來做為競技場和賽馬場,據說可以容納3萬人。
(上圖)阿芙羅迪西亞神殿。
阿城人從希臘過渡到羅馬時代,一致崇拜阿芙洛迪,可惜5世紀後,基督教文明盛行,這座神殿被改成教堂,緊接著拜占庭帝國也將廟宇改建另做他用,甚至在他週遭挖出墳墓屈,神殿的完整性已遭破壞,現在的神殿只見14根柱子。(感謝MOOK雜誌提供)
小文心中的OS:基督徒很奇怪ㄝ!! 爲什麼都喜歡把別人的建築改成教堂呢?!非得改變別人的信仰不可呢?!
(上圖)人肉比例尺。
神殿的柱子有多高,有那~~麼~~高~~照片中的人物是我二姊,我們喜歡來用個人肉來當比例尺,以顯示出這些古蹟的壯觀。
(上圖)博物館。
在羅馬時代,這座城裡有個非常著名的雕刻學校,所以這裡有許多優秀的雕刻作品。
呈列在博物館裡的雕像,大多都是斷頭、斷手、斷腳,殘缺不全的,請看上面中間的那張照片,呈列的6尊雕像都是沒有頭ㄉ,可能小文沒有什麼藝術天份吧,對於這種斷頭斷手的雕像,只覺得可怕,並不覺得有藝術之美....
(上圖)噹噹車。
這個車子的名字,是我自己亂取的,其實這車是農地用的牽引機,現在拿來做為觀光巴士的接駁車,別有一番趣味。
參觀完阿芙羅迪西亞古城後,也結束今天精采豐富的一天,我們要驅車前往今晚住宿ㄉ飯店。
(上圖)晚餐的甜點。
土耳其菜色,幾乎都大同小異,幾乎都是看了就無胃口的菜色,只有甜點稍微有點吸引力,雖然外表很可口,但是實際吃起來,一樣是的甜到足以殺死人...
今晚回到飯店的時間還算早,在等待沐浴的時候,把我的熊寶貝抓來拍照~~
(上圖)欣賞美麗棉堡的熊寶貝。
熊曰:好奇怪的游泳池喔,怎麼那麼多層...
(上圖)熊寶貝 v.s. 棉花。
熊曰:這是什麼?! 是我腦袋裡裝的東西嘛??
我沒辦法把棉花帶回台灣,只能讓棉花的身影留在照片中。
雖然棉花在拍完照後,被我丟入垃圾桶;但是回憶,絕對會保存一輩子的...
(上圖)土耳其紙鈔--里拉。
無論是多少面額的紙鈔,上面都是土耳其國父--凱末爾。
據說以前的土耳其幣值也很大,隨隨便便都是千萬富翁。
聽我老媽說,她們當時去土耳其,上一次廁所要10萬里拉,幣值真是嚇死人的大。
在前幾年,土耳其政府發行新里拉,拿掉後面6個零,所以才會有現在10元、5元這種面額的鈔票。
熊曰:錢上面的人,看起來像壞人.....
今天看了兩座古城,還看到美麗的棉堡。湖中的石灰棚倒影,那景色讓我久久無法忘去,實在太美了!!
我抱著熊,想著棉堡,想著古城,期待著明天的景點...逐漸進入夢鄉。
~~~第七天 (完)~~~
1 意見
想必當年神殿是十分壯觀 今天只剩斷垣殘壁 嗚呼哀哉
回覆刪除